2.强化秸秆和氨排放控制。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强化各级政府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在夏收和秋收阶段开展秸秆禁烧专项巡查,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结合卫星遥感和无人机等先进技术,解决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问题。(市环保局牵头)坚持堵疏结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努力拓展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利用渠道,到202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8%。(市农业局牵头)
1.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大幅减少公路货物运输量,压缩大宗物料公路运输量,新、改、扩建涉及大宗物料运输的建设项目,原则上不得采用公路运输。大幅提升铁路货运比例,到2020年,铁路货运量比2017年增长40%。统筹大型企业或工业园区区域运输结构,到2020年,对运输距离在400公里以上的,计划性较强的煤炭、矿石、石油等大宗货物基本转为铁路运输或管道运输。加快钢铁、电力等重点企业和工业园区、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充分利用已有铁路专用线能力,推动货物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完成国家、省对铁路运输比例的相应要求。(市城乡交通运输委、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
济南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三期)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有机肥使用量,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负增长。提高化肥利用率,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达到40%以上。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改进养殖场通风环境,加快微生物处理、臭气控制等技术模式应用,减少氨挥发排放。(市农业局牵头)
1.加强源头管控。按照省统一部署,提前实施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推广使用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燃气汽车。强化机动车环保信息公开,加强信息公开监督检查。(市环保局牵头)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新注册车辆信息应及时与环保、交通运输部门共享。(市公安局牵头)按照省要求,配合上级部门严厉打击生产、销售排放不达标机动车行为。(市环保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负责)
强化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加强对环境监测和运维机构监管,建立质控考核与实验室比对、第三方质控、信誉评级等机制,完善“谁出数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追溯制度,开展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厉惩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地方不当干预环境监测行为,监测机构运行维护不到位及纂改、伪造、干扰监测数据以及排污单位弄虚作假的,依纪依法从严处罚,严肃追究责任。(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公安局负责)
1.加强扬尘综合治理。提升施工扬尘防治水平,2018年年底前,建立施工工地扬尘管控清单。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装配式部品部件及成熟技术体系。将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纳入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文明施工管理范畴,实施扬尘污染帮包责任制,治理费用列入工程造价。按照《济南市建设工程扬尘污染治理若干措施》(济政办字〔2017〕1号)要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要严格落实“四个一律”和“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开工前必须做到扬尘治理方案到位、在线监测及视频监控到位,并与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联网,达不到标准的实施停工整治;规模以下建筑工地结合实际提出管控要求。将扬尘管理工作不到位的不良信息纳入建筑市场信用管理体系,情节严重的列入建筑市场主体“黑名单”。将落实扬尘污染控制措施、渣土车运输管控措施等污染控制措施纳入工程招投标文件,严格落实施工工地和渣土车扬尘控制措施。市政、公路、水利等线性工程必须采取扬尘控制措施,拆迁(拆除)工地必须湿法作业。(市城乡建设委牵头,市城管局、市环保局、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市城乡水务局、市林业和城乡绿化局、市城市更新局、市公安局等按职责负责)
建立机动车检验及维修管理制度。完善机动车检验与维修制度(I/M制度),重点加强高排放车辆、高使用强度车辆监管,确保上路车辆排放稳定达标。经检验检测排放超标的,要求其到具有资质能力的汽车维修企业进行维修,形成排放检验与维修的闭环管理。制定出租车定期更换三元催化器管理办法,鼓励注册登记每满2年或行驶里程每满20万公里的出租车,定期更换三元催化器。(市城乡交通运输委、市环保局负责)
加大产业布局调整力度。继续推进东部老工业区搬迁改造,2018年年底前完成济钢阿科力化工有限公司、济南钢城矿业有限公司等10家工业企业搬迁关停。(市发改委牵头)加快城市建成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或关闭退出,逾期不搬迁的予以停产。推动山东闽源钢铁有限公司采取转移重组、域外搬迁等方式,实现转型升级。(市经济和信息化委、章丘区政府负责)禁止新建化工园区,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加大现有园区整治力度。(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