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历史文化展示和非遗保护传承计划。扎实开展“乡村记忆”工程,组织开展全市乡村不可移动文物摸底调查工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完成济阳卢氏旧居等乡村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做好县级历史文化展示场所的调整、充实、改造和提升工作,加快推进乡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建成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每年重点扶持建设10个乡镇(街道)级、20个村(社区)级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建立山东传统工艺重点项目库,培养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群,济南演出公司,促进传统工艺创新提升。(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四、实施七大计划
3.主要目标。到2025年,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有规划、有品牌、有载体、有活动、有作品、有衔接的工作格局基本完善,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品牌打造、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弘扬中国精神、体现泉城特色、济南风格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泉城人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提升,济南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
8.大舜文化。组织开展舜文化名胜古迹、人文景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摸底工作,对考古发现、典籍、图片进行整理建档,对文艺作品进行全面收集登记,建立济南市舜文化资源库。建立济南市舜文化理论研究基地,对舜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利用进行课题研究。利用影视、动漫、曲艺、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济南“德孝舜城”的宣传,建造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舜文化宣传体系。打造舜文化历山景区、济南大舜国际文化节,恢复祭舜大典,加速推进济南舜文化产业发展。编写中小学舜文化课外读物,推进中小学舜文化教育。开发“大舜行迹游”专线,设计全域化旅游项目,以鲜明的舜文化主题吸引游客,提升舜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旅游发展委、市教育局、济南社科院)
五、组织保障
2.工作思路。全面落实“1377”工作思路,着力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围绕“一个目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走在前列;建设“三大区域文化带”:加快建设龙山文化带、济水黄河文化带、(济南)齐长城文化带;发展七大特色文化:着力弘扬泉水文化、大舜文化、名士文化、古城文化、商埠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实施“七大计划”:深入实施传统文化研究和出版计划、大众化普及推广计划、历史文化展示和非遗保护传承计划、“孝诚爱仁”四德建设计划、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计划、泉城文化走出去计划、文化人才培养扶持计划。
7.泉水文化。大力推进“济南泉·城文化景观”申报世界遗产工作,以申遗工作为弘扬泉水文化的抓手。结合景区泉水特色和园林景观,高标准、高水平建设一座综合性泉水博物馆。开发山泉湖河城“五位一体”的文化旅游品牌,做大做强灯会、庙会、菊展、荷展等传统品牌文化活动,不断创新提升品牌影响力。整合各类泉水资源,将泉水景观、泉水体验、泉水美食、泉水演艺、泉水民居、泉水纪念品等产品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泉水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利用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泉水景观资源优势,搭建泉水文化研究成果发布、交流平台,大力开发景区文创产品,加强泉城风物和泉水历史的精品化传播。围绕百脉泉,开发以观泉、懂泉、亲泉、品泉等“十泉”参与性旅游项目,打造集文旅创意、商务金融、商贸服务、生态休闲、生活居住为一体的滨河景观带。围绕泉水文化建设,系统整理古今泉水诗词歌赋、楹联碑刻等资料,整合历史文献,形成更为系统、完整的泉水艺文资料。(责任单位:市委外宣办、市城乡建设委、市旅游发展委、市史志办、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市泉水保护办公室、历下区、章丘区、平阴县)
中共济南市委办公厅
济办发〔2018〕37号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